學院集體及教工獲獎 學生集體及個人獲獎
2013年
13.03 顧曉薇、溫守欽、韓躍新指導的3篇學位論文獲2012年度遼寧省優秀碩士論文。
13.03 魏德洲、顧曉薇、王青、任鳳玉、王澤紅-“礦業類高等工程教育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獲2012年遼寧省
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王青、任鳳玉、顧曉薇、陳慶凱、鄭貴平-“《采礦學》教材建設(教材)”獲2012年遼寧省
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鞏恩普、黃菲、姚玉增、關長慶-“地學研究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探索”獲2012年遼寧省
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13.03 “年級博客構筑網絡思政育人新平臺”及 “樂青春 愛傳承 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系列活動”獲得2012年東北大學大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動一等獎。
13.03 蔡雪嬌被評為東北大學 2013 年輔導員寒假家訪活動先進個人。
13.03 李瑞奇撰寫的一篇論文獲東北大學 2012 年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優秀論文一等獎;李季,李瑞奇,韓豐琨撰寫的
一篇論文獲二等獎;胡海波,劉維,韓豐琨撰寫的一篇論文、劉維,李瑞奇撰寫的一篇論文、李小禾,韓豐琨撰寫的
一篇論文、蔡雪嬌撰寫的一篇論文、吳迪 李季 李小禾撰寫的一篇論文分獲優秀獎。
13.03 學院開展的“年級博客構筑網絡思政育人新平臺”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授予第七批遼寧省大學生思想政治
教育精品活動榮譽稱號。
13.04 在東北大學2012年度特色支部活動驗收中,礦物工程研究所黨支部為優秀,深部金屬礦山安全開采研究中心黨支
部為合格。
13.05 礦物工程研究所獲東北大學2012年度“建功十二五、爭創先鋒號”活動“團隊建設”先鋒號;土木工程研究所、
采礦工程研究所獲爭創活動先進集體。
13.05 鞏恩普、楊天鴻、劉善軍、魏徳洲、許開立教師被聘任為新一屆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其中鞏恩普
被聘任為副主任委員。
13.05 徐新陽獲東北大學教學名師獎。
13.05 我院獲校運動會團體第六名及體育道德風尚獎。
13.05 李瑞奇獲第二屆全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優秀獎、第二屆遼寧省高校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主題演講”個人
一等獎、第二屆遼寧省高校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博文寫作”個人一等獎。
13.05 蔡雪嬌被評為2012年遼寧省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活動先進個人。
13.05 朱萬成、劉文剛分別獲批為“東北大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首批培養人選”英才學者、曙光學者。
13.06 安全工程專業入選遼寧省本科重點建設專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
13.06 安全工程研究所、測繪遙感與數字礦山研究所獲?!叭恕绷㈨椬罴逊桨?;礦物工程研究所獲?!叭恕绷?br />項優秀方案。
13.06 劉洪磊、高淑玲獲2013年度東北大學博士后基金資助。
13.06 學院黨委被評為?!跋冗M黨委”;礦物工程研究所黨支部、深部金屬礦山安全開采研究中心黨支部被評為?!跋?br />進黨支部”;胡海波被評為?!皟炐泓h務工作者”;魏德洲、朱萬成、李元輝、王忠安、李麗匣被評為校優秀共
產黨員;采礦工程研究所黨支部、土木工程研究所黨支部、學生工作辦公室黨支部被評為學院先進黨支部;王述
紅、徐曾和、苑春苗、李維群、馬保東、付忠田、高雁鵬、王丹麗、李季被評為學院優秀共產黨員;姜元勇、宋
建、楊成祥、鄭欣、孫賀、方萍、李佳佳被評為學院優秀黨務工作者。
13.07 學院分工會獲校工會“我的中國夢”主題征文活動優秀組織獎;郭尹亮獲二等獎;李佳佳、王忠安、關長慶、劉
亞男、包妮沙、李小禾、林萱、張永利、李麗匣、劉婉婷、劉建坡獲三等獎。
13.07 鞏恩普獲2013第六屆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13.07 劉文剛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萬人層次。
13.09 齊錫晶獲校微課教學比賽一等獎。
13.09 吳迪獲校輔導員工作案例大賽一等獎,李小禾獲二等獎,韓豐琨、蔡雪嬌獲優秀獎。
13.09 學生工作辦公室、李小禾、蔡雪嬌獲校首屆大學生思想教育精品活動創意大賽優秀獎。
13.10 劉維獲校2013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立項一類1項,二類3項,無經費課題3項。
13.10 鞏恩普在第九屆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名師評選中被評為省級教學名師。
13.10 學院獲校離退休工作先進集體;學院團委獲校敬老愛幼先進集體;周占林獲校離退休工作先進個人;李瑞奇獲校
敬老愛幼先進個人。
13.11 朱萬成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3.12 學院獲2013年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團體優秀獎;吳迪獲基礎知識比賽十佳個人;關浩獲博文寫作比賽十佳作者。
13.12 學院工會榮獲2013年度校先進分工會、“四個一”活動優秀組織獎一等獎;安全工程研究所工會小組被評為校先
進工會小組;李佳佳、周占林被評為校優秀工會干部稱號;田軍、任飛、曹建立、馬保東、張鋒春、郭尹亮被評
為校工會積極分子。
13.12 吳迪被評為2012-2013年度沈陽高校優秀輔導員標兵。
13.12 學院教學科研辦公室被評為東北大學2013年度三八先進集體、李麗匣被評為三八紅旗手。
2012年
12.03 院團委榮獲2011年度沈陽市五四紅旗團委標兵榮譽稱號。
12.03 “樂青春·愛傳承”大學生志愿服務系列活動榮獲2011年東北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動一等獎,年級博
客構筑網絡思政育人新平臺獲二等獎;《敬事守信節用愛人—高校資助育人雙線工作模式新探》獲東北大學2011
年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優秀論文一等獎;李瑞奇獲東北大學2011年度優秀輔導員、東北大學2012年寒假家訪活
動先進個人,李季獲東北大學2011年度優秀學生工作者。
12.04 礦物工程研究所被授予東北大學青年文明號;王植被評為東北大學青年崗位能手;韓豐琨被評為東北大學優秀團
學干部。
12.05 學院獲東北大學“三育人”立項最佳方案1項、優秀方案3項。
12.05 學院獲東北大學第五十一屆體育運動大會體育道德風尚獎。
12.05 土木工程研究所被評為東北大學2010-2012年度“三育人”先進集體,齊錫晶,宋建,吳迪,苑春苗,徐曾和被
評為“三育人”先進個人。
12.05 李藝、王大鵬、苑春苗、高雁鵬被授予學?!皷|北大學優秀班導師”。
12.05 李瑞奇獲東北大學“當好主力軍、奮戰十二五、實現新躍升”教職工演講比賽一等獎,鄭欣獲三等獎。
12.05 任飛、毛寧、楊曉明在東北大學第四屆“陽光文法杯”教職工游泳比賽中,分獲冠、亞、季軍各一項。
12.06 測繪工程0801班獲2011-2012年度遼寧省先進班集體榮譽稱號。
12.06 學院黨委被授予沈陽教科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學院院長魏德洲教授被授予沈陽教科系統創先爭優優秀
共產黨員。
12.06 鞏恩普教授獲東北大學教學名師獎。
12.07 以韓躍的教授為帶頭人,以“非金屬礦山深加工”為研究方向的團隊入選2012年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
12.07 “藻土復合木質纖維對瀝青的增強機理研究”獲2011年遼寧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韓躍新,研究生:
孫永升。
12.07 學院被評為東北大學2010—2012年度先進集體,魏德洲、朱萬成、梁 力、王澤紅被評為優秀教師。
12.08 朱萬成教授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12.08 第26屆全國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學術年會暨第2屆全國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楊天鴻教授指導的學生
王薪榮作品《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大安山煤礦三維建模與顯示系統》獲一等獎,孫效玉教授指導的學生李華華、
王貝的作品《露天礦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獲二等獎。
12.10 學院黨委《創先爭優與黨員先進性平臺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榮獲遼寧省教育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優秀理論研究成果
三等獎。
12.10 分別以韓躍新、柳靜獻、顧曉薇、溫守欽為指導教師的4篇學位論文獲2012年東北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12.10 宋建、樊赟赟老師指導,王瀟羽、郝云超、彭路續3名同學作品“峰巒殿”獲“中建杯”第六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
計競賽二等獎。
12.11 學院黨委被授予東北大學廉政文化作品大賽優秀組織單位。
12.12 學院召開2012年度總結表彰大會。獲學院“年度躍升獎”人員:馮夏庭、鞏恩普、劉善軍、任鳳玉、王恩德、
吳立新、苑春苗、朱萬成;獲“年度貢獻獎”人員:曹建立、車德福、陳熙、樊赟赟 付艷華、高淑玲、顧威、
顧曉薇、郭甲騰、郭尹亮、郝文閣、何群、胡筱敏、黃菲、賈蓬、康玉梅、李純、李剛、李麗匣、李藝、李瑞
奇、李艷軍、李元輝、劉建坡、劉婉婷、邱景平、曲藝、宋建、孫效玉、田軍、王青、王述紅、王澤紅、王忠
安、吳迪、邢 軍、姚玉增、袁致濤、趙純福、朱一民。
12.12 劉文剛、賈蓬被評為2012年度東北大學優秀博士后。
12.12 學院獲東北大學2012年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礦業類高等工程教育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魏德洲,顧曉
薇、王青、任鳳玉、王澤紅);一等獎:1.地學研究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探索(鞏恩普,黃菲、姚玉增、關
長慶),2.《采礦學》教材建設(教材)(王青,任鳳玉、顧曉薇、陳慶凱、鄭貴平);二等獎:1.面向卓越土
木工程師培養的“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康玉梅,趙文、程云虹、宋建、樊赟赟、陳百玲、陳
猛),2.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與結構設計競賽活動相結合的探索及實踐(梁力,樊赟赟、宋建),3.《工業通
風》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林秀麗,陳寶智、毛寧、郭尹亮、常德強)。
12.12 學院黨委被評為東北大學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被評為東北大學網絡思想教育先進單位;
王忠安評為東北大學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李瑞奇評為東北大學網絡思想教育先進個人。
12.12 康玉梅被評為東北大學2012年三八紅旗手。
12.12 王述紅、樊赟赟、宋建被評為東北大學2012年度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優秀指導教師;韓豐琨、李諾被評為東北大
學2012 年度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先進個人;學院團委學生科技創新中心被評為東北大學2012年度校園科技創新活
動優秀學生組織。
12.12 學院獲青年教職工成長成才“四個一”活動優秀組織一等獎: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工會;安全工程研究所工會小
組被評為東北大學先進工會小組;李元輝、王忠安、周占林被評為東北大學優秀工會干部;朱一民、任飛、張鋒
春、馬保東、李瑞奇、方萍被評為東北大學工會積極分子。
2011年
11.01 于慶磊被評為2010年東北大學優秀博士后。
11.03 學院獲東北大學2010年“消防安全年”活動優秀單位,田軍、王忠安被評為先進個人。
11.04 博士研究生魏晨慧(指導教師:朱萬成)獲得教育部首屆暨2010年度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
11.04 張永利博士學位論文《黔南晚石碳世生物礁生態系統及造礁群落形成的初始條件研究》(指導教師:鞏恩普)被
評為2010年遼寧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11.05 學院獲東北大學第五十屆體育運動大會教工組體育道德風尚獎,教工組團體總分第六名。
11.05 魏德洲教授被評為2011年東北大學教學名師獎。
11.06 康玉梅、于慶磊、呂穎慧獲2011年度東北大學博士后基金三等資助。
11.06 在學校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中,學院7篇征文分獲一、二、三等獎,4組攝影作品分獲二、三
等獎,3幅油畫作品獲二等獎。學院工會被授予特別貢獻獎。
11.06 學院獲學?!叭恕被顒恿㈨椬罴逊桨?個、優秀方案1個。
11.06 魏德洲被評為遼寧省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11.06 學院黨委被評為東北大學2009-2011年度先進黨委;礦物工程研究所黨支部、學生工作辦公室黨支部被評為先進
黨支部;梁力、李元輝、魏德洲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王慧琦、左斌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11.10 苑春苗制作的課件《“噪聲與振動控制”網絡課程》獲“第十一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教工科組優秀獎。
11.11 學院被評為東北大學2009-2011年度離退休工作先進集體;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被評為校敬老愛老先進集體;王
忠安被評為校離退休工作先進個人;韓豐琨被評為校敬老愛老先進個人。
11.11 礦物加工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劉明寶(指導教師:印萬忠)獲得教育部2011年度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
11.12 左斌、胡海波被授予遼寧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0年榮譽獎。
11.12 學生楊秋楠在2011年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舉辦的Revit杯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中獲得佳
作獎(指導教師:陳雷、張東旭)。
11.12 學院獲校2011年度青年教職工成長成才“四個一”活動優秀組織一等獎。
11.12 礦物工程研究所工會小組被評為?!叭恕绷㈨椈顒觾炐愎〗M。
11.12 李藝被評為東北大學2011年度“三八”紅旗手。
11.12 學院工會被評為東北大學2011年度先進分工會;王忠安、高雁鵬、李佳佳被評為優秀工會干部;任飛、王大鵬、
周占林、朱一民、陳慶凱、田軍被評為工會積極分子。
11.12 韓躍新、印萬忠、宋建、陳猛、樊赟赟被評為東北大學2011年度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優秀指導教師;吳迪被評為科
技創新工作先進個人。
11.12 學院2篇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東北大學2011年度優秀博士學位論文;3篇碩士學位論文被評為東北大學2011年度
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2010年
10.01 王青獲校教學名師獎。
10.01 “環境評價與環境系統”被評為校精品課程。
10.02 楊成祥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0.03 “985工程”二期“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優化科技創新平臺”通過校內驗收。
10.03 朱萬成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10.03 梁力、趙文、朱浮聲、韓躍新、孫豁然、徐曾和、楊天鴻、印萬忠、魏德洲、任鳳玉、陳寶智、劉善軍、
鞏恩普、王恩德被聘為遼寧高層次科技專家庫專家。
10.04 鞏恩普被聘為遼寧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10.04 朱萬成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二等獎及課題資助,王植獲課題資助。
10.05 學院獲校第四十九屆體育運動大會教工組、學生組體育道德風尚獎。
10.05 采礦工程研究所獲?!叭恕毕冗M集體,陳寶智、陳耕野、朱萬成、梁成獲?!叭恕毕冗M個人。
10.06 學院獲校第二屆教職工男子籃球賽第三名。
10.06 土木工程研究所黨支部被評為沈陽市教科系統先進黨支部,任鳳玉被中共沈陽市委教科工作委員會評為
優秀共產黨員。
10.07 采礦工程專業被批準為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10.07 賈篷獲校博士后基金三等資助。
10.08 遼寧省礦物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獲得批準組建。
10.08 付忠田、王述紅指導的參賽作品分獲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10.09 學院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16項。
10.09 朱萬成被聘為遼寧省中青年決策咨詢專家庫專家。
10.09 魏德洲被評為校師德標兵。
10.09 王青被評為校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
10.09 李元輝、顧曉薇、李藝、姚玉增被評為校優秀教師;左斌、王忠安被評為校先進教育工作者。
10.10 學院承辦了“第二屆遼寧省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獲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
10.11 王青獲第六屆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10.11 魏德洲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專業帶頭人。
10.11 課件《混凝土及砌體結構網絡教學平臺》獲第十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教工科組二等獎。
10.11 課件《隧道與地下工程雙語教學》獲第十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教工科組優秀獎。
10.11 樊赟赟指導的參賽作品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三等獎。
10.12 學院獲校教材立項9項。
10.12 學院榮獲校青年教職工成長成才“四個一”活動一等獎。
10.12 “E-leanning的網絡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獲遼寧省高等教學學會第四屆理事會高等教育研究優秀學術
成果壹等獎。
10.12 教學成果“礦業類研究型人才培養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獲校教學成果特等獎。
10.12 教學成果“地學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探索”、“新型節能電化學反應器”獲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10.12 魏德洲、孫豁然被聘為“東北大學建龍特聘教授”。
10.12 樊赟赟、付忠田、宋建、王述紅、朱一民被評為校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優秀指導教師;韓豐琨被評為校學生
科技創新工作先進個人。
10.12 建筑系工會小組被評為校先進工會小組,高雁鵬、王大鵬、李佳佳被評為校優秀工會干部,馬龍秋、陳慶凱、
金長宇、苑春苗、曹建立、毛寧、梁成被評為校工會積極分子。
10.12 張培紅獲?!叭恕奔t旗手。
● 獲校優秀碩士論文2篇。
2009年
09.01 鞏恩普、任鳳玉兩位教授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09.01 何政教授入選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09.01 學院獲東北大學2008年度先進部門工會;黃 菲獲“三八”紅旗手;任飛、王慧琦獲優秀工會干部;劉善軍、
高雁鵬、修春華、朱云、王大鵬、李佳佳獲工會積極分子。
09.04 采礦工程研究所獲校青年文明號。
09.05 “采礦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獲遼寧省第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09.05 學院獲東北大學第四十八屆體育運動大會教工組體育道德風尚獎。
09.05 馮夏庭教授當選下一屆國際巖石力學學會主席。
09.06 安全工程專業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家組認證。
09.06 遼寧省高新過濾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經批準組建。
09.06 “系統安全工程”本科課程被評為遼寧省2009年度普通高等院校省級精品課程。
09.06 學院黨委獲東北大學2007-2009年度先進黨委;土木工程研究所黨支部、地質工程研究所黨支部獲教工先進黨
支部;魏德洲、任鳳玉、何群、李藝、王忠安獲優秀共產黨員;邱景平獲優秀黨務工作者。
09.09 礦物加工工程專業被教育部、財政部批準為第四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09.09 楊天鴻、朱萬成、徐新陽3位教授入選遼寧省第五批“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何 政、顧曉薇、王澤紅、
楊成祥入選遼寧省第五批“百千萬人才工程” 千人層次。
09.10 學院獲東北大學2007-2009年度離退休工作先進集體,團委獲敬老愛老先進集體,王忠安獲離退休工作先進個
人,安立鴻獲敬老愛老先進個人。
09.11 遼寧省非煤礦山安全技術及工程重點實驗室經批準組建。
09.11 “《工程水力水文基礎》課件”獲第九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教工科組三等獎。
09.12 學院獲東北大學2008-2009年度平安校園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李桂臣、程宏獲先進個人。
09.12 學院獲東北大學青年教師“四個一”成長成才系列活動一等獎。
09.12 學院獲東北大學2009年度先進部門工會;顧曉薇獲三八紅旗手;王忠安、李佳佳獲優秀工會干部;王大鵬、
關長慶、張麗娜、毛寧、梁成、崔文斌、王慧琦獲工會積極分子。
09.12 陳慶凱、康玉梅獲校第五屆教學基本功大賽優秀獎。
● 巖土力學與工程實驗中心被評為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008年
· 學院獲東北大學2006-2008學年度先進集體。
· 學院獲2007年度“平安校園建設工作”優秀單位。
· 學院獲東北大學網絡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 學院獲東北大學第四十七屆體育運動大會(教工組、學生組)體育道德風尚獎。
· 學院工會獲“關于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東北大學發展之路教職工征文比賽優秀組織獎。
· 學院獲東北大學“軟件杯”第二屆教職工羽毛球賽團體第三名。
· 礦物工程研究所獲校2006-2008年度東北大學“三育人”先進集體。
· 采礦工程學科梁正召博士的學位論文獲2008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 “采礦學”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 “巖石力學”、“普通地質學”2門本科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
· “采礦學國家精品課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項目獲東北大學2008年教學成果特等獎。
· 楊天鴻教授入選2007年度“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 朱萬成教授獲張捷遷基金獎。
· 魏德洲、徐新陽、邢軍、印萬忠、李剛獲東北大學2006-2008學年度優秀教師。
· 梁力、姚玉增、何群、劉維獲校2006-2008年度東北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
· 延進軍獲東北大學網絡文化建設先進工作者。
· 李桂臣獲2007年度“平安校園建設工作”先進個人。
· 邱景平獲東北大學“關于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東北大學發展之路教職工征文比賽三等獎。
· 毛寧、顧曉薇、仲崇斌獲2008年度東北大學博士后基金資助。
· 毛寧、顧曉薇獲2008年度東北大學優秀博士后。
· 學院博客納川·軒轅獲東北大學十佳博客。
2007年
· 采礦工程學科考核評估獲得國家重點學科。
· 礦物加工工程學科獲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學院獲校離退休工作先進集體。
· 學院獲東北大學第四十六屆田徑運動會教工組、學生組體育道德風尚獎。
· 礦物加工工程研究所黨支部、采礦工程研究所黨支部獲東北大學先進黨支部。
· 學院機關獲校先進工會小組。
· 梁正召博士的博士學位論文獲國際羅哈獎(Rocha Medel)。
· 朱萬成教授入選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李元輝教授入選2007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朱萬成教授獲第六屆遼寧青年科技獎。
· 印萬忠教授獲張捷遷基金獎。
· 王述紅獲江河獎教金。
· 李元輝、沙成滿獲東北大學2006年度優秀博士后。
· 丁梧秀、郭莉獲東北大學博士后科研基金。
· 周占林、任飛獲校優秀工會干部。
· 李麗匣獲?!叭恕奔t旗手。
· 馬龍秋、何政、于艷秋、朱云、梁成、劉素琴獲校工會積極分子。
2006年
· “十五”“211工程”通過教育部專家組驗收。
· “礦山安全工程技術”研究方向入選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
· 采礦工程實驗室被評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礦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經批準組建。
· 采礦工程研究所獲遼寧省青年文明號。
· 學院獲東北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先進集體二等獎。
· 工程力學研究所、勘查技術與工程系獲東北大學教學改革優秀組織獎三等獎。
· “巖石力學”被評為東北大學精品課。
· 礦物工程研究所獲東北大學青年文明號。
· 礦物工程研究所獲東北大學“三育人”先進集體。
· 兼職博士生導師孫傳堯院士獲第六屆光華工程科技工程獎。
· 楊天鴻教授、印萬忠教授入選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朱萬成教授獲德國洪堡基金資助,為德國洪堡學者。
· 印萬忠教授、楊天鴻教授、朱萬成教授、徐新陽教授獲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 邢軍副教授獲江河獎教金。
· 鞏恩普、張國聯、張建軍、陳耕野、姚玉增、趙文、徐新陽獲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先進個人。
· 印萬忠、楊天鴻獲東北大學五四獎章。
· 馬洪濱、孫賀獲東北大學優秀教師。
· 李桂臣獲東北大學先進教育工作者。
· 魏德洲、朱一民、田軍獲?!叭恕毕冗M個人。
· 曹春紅、陳長華、李藝三位博士后獲東北大學博士后科研基金。
· 安立鴻、程宏獲遼寧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工作者。
· 劉維獲沈陽市社會實踐優秀個人。
· 劉維獲校五四獎章-優秀團干部。
· 程宏獲東北大學“三八”紅旗手。
· 安立鴻獲東北大學優秀學生工作者。
· 吳迪、王慧琦獲東北大學優秀輔導員。
· 安立鴻獲東北大學我最喜愛的老師。
· 劉維、王慧琦獲東北大學優秀網上思想教育工作者。
· 吳迪獲東北大學軍訓優秀教工。
· 劉維獲東北大學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
2005年
· 礦業工程獲國家優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 采礦工程研究所獲東北大學青年文明號。
· 采礦工程研究所、礦物工程研究所獲東北大學先進黨支部。
· 吳立新教授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
· 韓躍新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唐春安教授獲遼寧省級優秀專家。
· 印萬忠、姚玉增獲東北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 賈蓬獲東北大學雙語教學基本功競賽二等獎。
· 朱一民獲東北大學雙語教學基本功競賽優秀獎。
· 張秀貞獲東北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
· 朱一民獲“三八”紅旗手。
· 沈巖柏、張東旭、程宏、何群、毛亞純、張玉凡、朱云獲校工會積極分子。
· 李元輝獲江河獎教金。
· 劉維遼寧省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
· 陳曉龍沈陽市優秀團干部。
· 安立鴻東北大學優秀學生工作者。
· 程宏東北大學五四獎章——青年崗位能手。
· 吳迪、王慧琦東北大學優秀輔導員。
· 劉維、韓豐琨東北大學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
· 王慧琦、韓豐琨東北大學軍訓優秀教工。
· 程宏東北大學消防安全工作先進個人。
· 劉維 東北大學優秀網上思想教育工作者。
· 程宏校工會積極分子。
· 韓豐琨、王慧琦東北大學優秀共青團員。
2004年
·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 礦物工程研究所獲東北大學“五四獎狀”。
· 地質系黨支部獲?;鶎狱h組織活動方案立項工作先進黨支部。
· “采礦學”被評為學校精品課。
· 唐春安教授獲遼寧省優秀教師。
· 王青教授獲東北大學優秀教師。
· 楊東坪、李桂臣獲東北大學先進教育工作者。
· 程宏沈陽高校優秀學生工作干部。
· 劉維東北大學“優秀團委書記”。
· 吳迪、王慧琦東北大學優秀輔導員。
· 陳曉龍東北大學“五四獎章”獲得者。
2003年
· 機關黨支部獲沈陽市教科系統非典型肺炎防控工作先進集體。
· 礦物工程研究所黨支部獲沈陽市教科系統先進集體。
· 實驗中心獲東北大學先進工會小組。
· 地質系黨支部獲東北大學先進黨支部。
· 唐春安教授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 馮夏庭教授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
· 孫豁然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朱浮聲教授獲江河獎教金。
· 孫熙教授、鞏恩普教授獲建龍獎教金。
· 王恩德、俞果立獲建校八十周年活動先進個人。
· 孫豁然教授、朱浮聲教授、李維群副教授獲東北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 陳慶凱、周占林、方萍、朱一民、毛亞純、田軍、劉素琴獲東北大學工作積極分子。
· 張秀貞、范柏祥、陳耕野、劉維獲東北大學防控非典工作先進個人。
· 于艷秋獲東北大學“三八”紅旗手。
· 學院團委 沈陽市五四紅旗團委標兵。
· 程宏沈陽市優秀團干部。
· 程宏沈陽市教科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 安立鴻沈陽市教科系統非典型肺炎防控工作優秀共產黨員。
· 劉維校防控非典工作先進個人。
· 劉維校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
2002年
· 采礦工程獲國家高等學校重點學科。
· 結構工程、礦產普查與勘探、安全技術及工程獲遼寧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
· 地質工程獲工程碩士領域授予權。
· 采礦系工會小組獲東北大學先進工會小組。
· 魏德洲教授、朱浮聲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唐春安教授、劉斌教授獲東北大學優秀教師。
· 方萍獲東北大學“三八”紅旗手。
· 范柏祥、周占林、陳慶凱、姜彬慧、顧威、田軍、梁海軍獲東北大學工會積極分子。
· 邢軍博士學位論文獲遼寧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 吳迪東北大學軍訓優秀教工。
· 程宏東北大學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
2001年
·“九五”“211工程”通過教育部專家組驗收。
· 礦物工程系黨支部獲校級先進黨支部榮譽稱號。
· 任鳳玉教授被確定為遼寧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 陳寶智教授、趙文教授獲沈陽市優秀教師。
· 胡永春獲東北大學建龍獎教金。
· 徐小荷教授獲校優秀黨員標兵。
· 俞果立獲校優秀共產黨員。
2000年
·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 鞏恩普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唐春安教授獲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科研項目A類資助。
· 魏德洲教授獲沈陽市優秀黨員。
· 黃戊生獲東北大學優秀教師。
· 俞果立獲東北大學先進教育工作者。
· 徐小荷、許開立獲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
· 孫豁然教授獲東北大學建龍獎教金。
· 陳耕野、俞果立獲東北大學江河獎教金。
· 徐曾和博士學位論文獲遼寧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張士成碩士學位論文獲遼寧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1999年
· 學院黨委獲校級先進黨委榮譽稱號。
· 唐春安教授獲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資助。
· 馮夏庭教授榮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七屆青年教師基金。
· 王恩德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徐小荷教授獲遼寧省勞動模范。
· 任鳳玉、陳永生獲沈陽市優秀教師。
· 魏德洲、唐春安獲校優秀共產黨員。
· 張維慶、張秀貞獲校優秀黨務工作者。
· 胡筱敏獲江河獎教金。
1998年
· 學院獲年度綜合評估綜合獎、科研工作單項獎。
· 唐春安獲寶鋼教育基金。
· 任鳳玉、劉樹玉獲江河獎教金。
· 鞏恩普、霍廣新獲校優秀教師。
1997年
· 學院獲年度綜合評估科研工作單項獎。
· 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黨支部獲東北大學先進黨支部。
· 金成洙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 馮夏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梁力、魏德洲獲沈陽市優秀教師。
· 徐小荷、趙文、連相泉、孫家學獲校優秀共產黨員。
1996年
· 學院獲1994-1995學年度各系(部)評估三等綜合獎。
· 唐春安獲遼寧省青年專業技術撥尖人才。
· 趙文獲陳香梅教育獎二等獎。
· 宋守志、王英敏獲東北大學優秀教師。
· 魏德洲、霍廣新獲校青年教師優秀教學工作者。
· 霍廣新獲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三等獎。
· 徐小荷、羅茜獲校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 高福聚獲?!叭恕毕冗M個人。
· 蘇寶安獲校優秀研究生教育工作者。
· 曲召俠獲東北大學先進教育(生產)工作者。